包皮环切缝合器与环形吻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研究

   包皮环切手术常用于包皮外伤、包皮感染的治疗,同时可预防包皮龟头炎、阴茎癌及交叉感染等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广大患者对卫生和生活质量需求的进步,需要寻求一种更为安全、高效、微创的手术方式。而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术后疼痛较重,易出血,创面易出现水肿、线结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,以及切缘不整、外形粗糙而影响美观等缺点。

 

  为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及减少传统术式引起的并发症,各种包皮专用环切吻合器逐渐应用于临床。目前我院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、环形吻合器及传统方法进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,并同时将三种术式疗效进行比较分析。

 

  笔者发现与传统术式相比,前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,术中出血明显减少,无需缝合,切缘光整,外形美观,熟练掌握后可接近零出血及无血肿。另外,前两种手术还具有易于掌握,易于使术式标准化及可单人操作而不需助手的特点。而在实践中也可以看到,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仍具有一定的不足:

 

  首先,包皮内板外翻后易缺血水肿,下环消肿时间较长;其次,内外环间多余的包皮需要经过自然坏死、结痂、溶痂、脱痂和愈合的漫长过程,术后创面护理量较大,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使患者不愿接受;再者,慢性包皮炎及自我护理欠缺的患者易于发生感染;另外,早泄以及包皮内板与龟头粘连严重者不宜使用。

 

  包皮环切缝合器利用管形胃、肠吻合器的原理,能达到包皮内外板的精确对合、无包皮坏死再愈合的漫长过程、患者和医生容易接受,但此方法初学者不易掌握技巧,容易出现出血及并发症,本组研究显示缝合器组有7例患者出血,与其余两组未见明显差异。故在应用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:

 

  ①血管钳同时钳夹包皮内外板,两侧对等提拉,尽量使包皮内板与冠状沟分离,完全附着“钟罩”,避免包皮内外板切缘不对称,包皮内板残留过多;

 

  ②将包皮与“钟罩”固定时适当向阴茎背侧倾斜“钟罩”,将龟头完全纳入钟罩内以保留系带足够长度;

 

  ③缝合器与包皮固定后,握紧扳手两侧用力均等直至完全闭合,动作不可重复,避免切除不彻底,造成远端包皮残留;

 

  ④术后即可加压包扎、避免切缘渗血。

 

  本次研究对111例患者进行了包皮环切缝合器的手术,结果显示无论在手术时间、术后愈合情况,还是在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上,此种术式均优于传统手术及环形吻合器手术,而且术中出血量非常少,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普遍较高。

 

  综上,缝合器的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包皮环切手术的概念,发扬了卡环式吻合器和传统手术的优点,克服了卡环式吻合器和传统手术的缺点,使包皮环切手术变得简单、方便、高效、微创、安全,而且器械操作易于标准化,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通过器械的熟练操作可完全避免,适合作为标准化的包皮环切手术方法之一,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。